【記者吳康瑋/台北報導】
科睿唯安(Clarivate)昨(16)日頒發「2025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」給台灣13家企業或機構,其中工研院九度獲此殊榮,是台灣獲獎次數最高的單位。也是亞太地區獲獎紀錄最多的研發機構。
此次得獎者還包括台積電(2330)、鴻海、聯發科、廣達、友達、台達電、緯創、瑞昱、南亞科、華邦電、華碩、中光電。
此次台灣獲獎家數名列全球第三、亞洲第二,是全球第三大創新機構地區,僅次於日本、美國,並連續四年評選為全球最具創新潛力的地區之一。
工研院在經濟部支持下,持續深化跨域研發優勢,創新能量在技術獨特性等專利指標上表現優異,從全球110萬家機構中脫穎而出,在僅有萬分之一上榜率下,連續八年九度獲獎,獲獎次數居亞太地區研發機構之首。
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,工研院除了積極創新,提升智慧財產品質,更致力進一步將技術市場與資本市場聯結,專利不僅是防禦工具,更可作為市場進入的策略,更可藉此促進應用和融資。
工研院近年致力於建立「IP銀行」,與金融機構進行合作,讓創業者的「無形資產」能夠貨幣化,甚至可以向銀行融資,以利推動未來的創新與發展。
劉文雄強調,展望未來,將持續聚焦智慧生活、健康樂活、永續環境及韌性社會,以及融合AI、資安、半導體晶片、通訊與智慧感測等智慧化技術的發展,以創新科技解決產業痛點,並深化台灣競爭力。
他更與出席的企業代表約定,「明年在創新的舞台上再見」。
科睿唯安表示,台灣企業在全球創新競賽表現亮眼,從2022年的九家,到2025年增至13家,這也顯示出台灣在電子和半導體領域的強大實力。
但隨著中小企業的增長,全球企業留在前100名的難度愈來愈大,除此之外,AI以及半導體等專業技術的相互交匯,讓專利申請變得更加複雜,但這同時也將帶動全球新興技術加速發展。
【2025-04-17/經濟日報/A12版】
44 total views, 2 views today